在12月7日召开的“第十六届外滩金融·上海国际股权投资论坛”上,上海市国际股权投资基金协会与德勤中国、投中信息、金浦投资、德同资本、君和资本、上海自贸区基金联合发布了《2023年上海市私募股权创投行业发展报告》(下称《报告》)。《报告》还受到火山石投资、领中资本等专业机构支持。
《报告》共分七章,整体介绍了全国私募股权创投行业行业的发展情况,并从“募、投、退”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上海的情况,包括母基金、政府引导基金和S基金。《报告》分析了上海“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着重分析研究了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型储能、氢能、医疗器械、新材料在内的8个细分重点行业投资情况,整理了17个行业典型投资案例。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统计,2022到2023年三季度,上海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基金投资数量和投资规模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疗健康和传统制造的投资数量和规模分列前三。A轮和B轮合计贡献了六成的投资事件和四成的投资额,上市及以后轮次的投资交易萎缩明显。《报告》显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受到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的青睐,投融资规模领先全国。此外,医疗器械、氢能、商业航天和新材料领域的投融资也颇为密集。如2022-2023前三季度,上海半导体行业投融资规模达586亿元,全国占比25.8%;2023年以来,上海完成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融资超43例,数量居全国高位。上海市具有生物医药创新要素集聚的优势,2022-2023三季度投融资规模246.99亿元居全国之首,全国占比24.7%;未来产业中,2022年氢能完成14笔投融资,数量占全国38.39%。
图源:澎湃新闻
退出方面,上海私募股权、创投行业首次公开募股和并购是基金退出的主要方式。从退出行业看,行业分布明显不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疗健康业分别占比37%和34%,远高于其他行业。2022至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市获投企业IPO以医疗健康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退出市场最为活跃,分别占比29%和26%,其中生物医药、半导体行业IPO数量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