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AI算力井喷式增长的推动下,台积电(TSMC)先进封装产能持续紧俏,尤其是关键的 CoWoS(Chip-on-Wafer-on-Substrate)产能已连续多个季度呈现“供不应求”状态。随着英伟达、AMD、亚马逊等大型客户持续扩大AI芯片订单,产业链人士透露,明年 CoWoS 的新增产能即便完全释放,仍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这种长期紧张态势正在催生“平替技术”的加速崛起。
在这一背景下,AI专用芯片ASIC领先厂商 美满电子(Marvell)与联发科(MediaTek),正将英特尔旗下的 EMIB(Embedded 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先进封装技术纳入可选项,作为内部设计流程中的潜在方案。这一动向显示,CoWoS 的拥堵正逐步改变全球先进封装的竞争格局。
CoWoS产能持续满载,“抢产能”成为行业常态
根据最新产业数据,2024–2025年间,台积电CoWoS产能仍处于高度饱和状态,部分AI客户甚至需要提前一年锁定产能。英伟达B系列、AMD MI系列以及多家云厂商的自研AI加速器,都严重依赖CoWoS的2.5D封装能力,导致其他芯片设计公司难以获得足够产能。
业内人士指出,先进封装已成为AI产业链中最稀缺的资源,其重要性逐渐从“制造价值链末端”变成“AI芯片竞争的核心门槛”。缺产能,不仅意味着产品延迟上市,甚至可能影响企业在AI竞赛中的地位。
EMIB逆势崛起:从“备胎”变“第二选择”
EMIB 是英特尔主导的高密度2.5D封装技术,原本多用于自家服务器CPU和GPU。但随着英特尔代工事业(IFS)的扩张及其在先进封装领域的积极推介,EMIB 正逐渐被更多系统级芯片厂商纳入考量。
产业链消息称,美满电子与联发科均已与英特尔启动相关技术评估,并讨论未来可能的量产计划。若测试顺利,不排除部分高端ASIC、AI加速器及网络处理器可转向 EMIB 进行量产封装。
对客户而言,考虑英特尔方案的核心原因主要有三点:
- 产能弹性更大,可规避CoWoS排队风险;
- EMIB连接密度提升明显,适用于大型AI芯片的多die整合;
- IFS积极降价和提供技术合作支持,提高吸引力。
先进封装成为半导体产业“下一战场”
当前,全球AI芯片正在从单芯片架构向 Chiplet(多小芯片)演进。封装技术正在从传统附属工艺,转变为决定芯片性能、功耗和成本的关键因素。CoWoS 的爆火,正加速这种行业思路改变。
与此同时,英特尔EMIB、三星I-Cube、日月光FOCoS、星科金朋InFO_oS 等技术方案,也正不断被业界重新审视。随着各大玩家竞逐AI封装市场,“一家独大”的格局正出现松动。
分析人士认为,如果美满电子和联发科成功采用 EMIB,将进一步提振英特尔在先进封装市场的地位,并推动更多芯片厂商进行多源封装技术布局,降低对台积电的单点依赖。
结语:先进封装竞争加速,版图重塑已在路上
台积电CoWoS产能紧张不仅没有缓解,还在AI浪潮中愈演愈烈。美满电子与联发科将英特尔EMIB纳入评估,或许只是行业“多元化封装时代”的开始。随着更多芯片设计公司寻求第二来源,先进封装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洗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