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半导体9月22日消息,21日ICS2023峰会在深圳举办,华润微总裁李虹演讲了《聚合创新及应用优势推动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中指出,广东的芯片设计占全国20%,封装15%,但晶圆制造只占1.5%,材料和装备只占4%,与广东省的GDP相比是极不匹配的。广东省集成电路的上市公司数量上全国排第一,但市值就落后于苏沪京。广东上市企业小而散,上市龙头企业不多。但是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产全国15%,智能化电动车占全国18.5%,华润微拥有IDM全产业链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在未来加大在新能源和汽车电子的投资打造第三极。 |
从90年代开始,全球半导体市场一路飙歌,尽管过程跌宕起伏。由于周期性的影响有下滑,但总体向上,达到如今6000亿美金的市场规模,预测到30/32年会达到10000亿美金。创新驱动、技术演进和应用牵引是驱动市场增长的动力。
仔细看的话,从早期个人电脑、到传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云和人工智能时代,所需要的集成电路芯片是成倍增长,尽管当前在一个下滑周期。集成电路呈摩尔定律和绕过摩尔定律两个发展方向。摩尔定律主要聚焦存储器、逻辑芯片,市场约占2/3;那超越摩尔定律市场约占1/3,主要聚焦光电、传感器、功率和模拟。细分的话这块市场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工控、汽车电子在光电模块的市场占有1/2,这也是华润微电子这么多年来聚焦功率芯片的原因。
由于消费电子特别是手机,从去年年中至今半导体呈下滑趋势,但在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从去年同期至今增长是强劲的,甚至有些芯片供不应求。消费电子去库存尾声,估计半导体周期即将触底。
这几年我国集成电路发展迅速,得益于市场需求、政策和资本加持,特别是这三年来,在资本市场上总共募集超6000亿元来支撑集成电路发展,公司普遍估值较高。产业链的协同需求是非常关键的,未来发展已经从单一芯片、到双芯片到多芯片的组合,已经从单一集成到异构集成,特别硅、碳化硅、传感器、功率器件可以通过异构集成组合一起。华润微电子在重庆的面板级封装项目正在朝该方向努力。除了工艺集成,还有系统集成都是我们发展的路径。
中国半导体市场包括粤港澳湾区特别大,全球重要的整机厂几乎都在我们国家,系统应用牵引到产品解决方案、晶圆制造技术、装备与材料的发展。广东具备产业应用优势,深圳毗邻港澳,具有天然的创新创业氛围。高新技术企业5.7万家,独角兽企业51家,发明专利授权量11.12万件。大湾区九市重点产业空间布局中,深圳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产业、软件与信息、超高清视频显示等。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产全国15%,智能化电动车占全国18.5%,且发展速度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1/22年增长率就超过142%。新能源离不开芯片,在粤港澳湾区有中芯国际、华润微电子、粤芯半导体等专门做芯片的企业,在新能源关键的电机电源电池也有不少企业,这也是我们华润微紧密的合作伙伴。
回到全球半导体市场,超6000亿美金的产值中,500亿美元是芯片设计,美国和中国大陆和台湾是主要的贡献地。晶圆制造主要是中国台湾地区,占据全球65%,中国大陆和美国各占约10%。封装是我们在半导体中成熟的一环,整个中国加起来就占75%。在设备和材料规模大,分别为100亿美金元800亿美元,主要是美国、日本、荷兰,这是我们中国被卡脖子的地方,还包括原材料。也是我们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部分。
广东的芯片设计占全国20%,封装15%,但晶圆制造只占1.5%,材料和装备只占4%,整个大湾区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与广东省的GDP相比是极不匹配的。广东省集成电路的上市公司数量上全国排第一,超越江苏、上海和北京,但市值就落后于苏沪京。广东上市企业小而散,上市龙头企业不多。
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不平衡,未来应当加强晶圆制造、材料与装备投入,这也是为什么华润微电子响应广东省号召打造全国芯片第三极的因素,我们正在建造全国的创新中心和12吋晶圆生产线。另外,创新资源与企业联动不足,未来仍有发展空间,广东省高校、研究所和企业,面对终端客户需求,特别是在应用系统集成上还有巨大合作空间有待打开。如何把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应用优势与半导体结合,这也是我们未来蓄力发展之潜力。
对广东省发展建议可从强链、聚链、补链和延链上下功夫,包括培育产业链的龙头,整合优势资源;发挥空间和应用优势催化产业集群发展,同时针对应用资源的需求加强配置机制;聚合创新与应用优势,推动应用端上下游的延展。
接下来谈下华润微这几年的发展。今年是我们华润集团成立85周年,同时是华润微电子成立40周年。1983年,华润微电子在香港华科建造了中国第一条4英寸生产线。908工程也就是我们的华晶集团在98/99年建造了中国第一条6英寸生产线。发展过程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自己的发展,一方面是专业化的整合,先后整合了华晶集团、上华科技、上华半导体、中航工业在重庆的微电子产业,到东莞杰群汽车电子以及大连的氮化镓公司,成为目前的华润微电子。
华润微是国内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的IDM半导体企业,本身有掩膜制造、产品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在相应领域,按照有关半导体统计协会的排名数据都进入了全国的前三或前五,功率半导体我们排第一,迪思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开放式掩膜工厂,在半导体制造有6/8/12吋,产能规模在全国前五,封装也是全国第五,传感器MEMS制造排第三。
我们是两江三地布局优化资源配置。两江是在长江的两端,一段在长三角,一端在重庆;另一江是粤港澳。国内运营总部在江苏无锡市,控股公司总部在上海。长三角是我们的发源地,我们的应用研究院也在上海,拥有全球最大的6吋生产线,月产25万片,一年300万片大湾区重点聚焦科技创新打造先进的12吋模拟工艺为主的晶圆生产线,通过毗邻港澳和广东巨大的应用市场紧密合作和引进人才。重庆重点打造功率器件最大的研发制造基地,汇聚6-12英寸和模块封装生产线。
华润微电子客户遍布全球,特别在新能源和汽车电子方面,国内的头部企业都是我们密切伙伴。华润为有传统的封装能力,也有晶圆级封装能力,也有正在进展的扇出面版级异构集成封装。第三代半导体也在积极布局,我们有国内完整的碳化硅/氮化镓生产线,传感器做的比较多……总结,华润微电子发挥全产业链优势,以IDM模式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聚合当前创新和应用优势实现中国半导体差异化的优势竞争,努力打造第三极格局。未来,也加大在新能源和汽车电子的投资,加强与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