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刷新世界纪录!我国量子研究实现新突破

我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朱晓波、彭承志团队和北京大学袁骁等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相关成果7月1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这项工作将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原先的24个大幅刷新至51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异的可扩展性

韩媒:“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技术管制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美国经济专刊《巴伦周刊》最近报道称:“美国对中国的半导体技术管制让盟友感到不舒服。”英国经济杂志《经济学家》最新一期也指出:“美国越是想压制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就越能促进中国自主研发半导体,美国的政策最终可能以失败告终。”

量子计算将如何改变人工智能?

对于保存的每一个文档、点击的链接和拍摄的每一张照片,人们都是数据的创造者和消费者。而全球每天至少产生2.5EB的数据。大量数据为人工智能使用的有效机器学习提供了基础;算法消耗的信息越多,预测或决策就越成功。然而,指数增长和查询复杂性的增加需要量子计算提供的速度和稳定性。

QCI宣布建设量子计算光芯片设施

该项目计划申请《芯片与科学法案》的资助,该法案计划向芯片领域补贴520亿美元。为了获得补贴,QCI正在基于政府官员、经济发展团体和商业团体的现有关系,进行密切合作。

量子密码学 | 让黑客一无所用

互联网充满了高度敏感的数据。一般而言,复杂的加密技术保证信息不会被截获和读取。然而,在未来,高性能量子计算机可以在几秒钟内破解这些密钥。将量子力学原理用于密码学目的的科学被称为量子密码学。因此幸运的是,量子力学方法不仅提供了新的、更快的算法,而且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密码学。

国内首个量子计算教育一体化平台“本源溯知”上线

本源量子团队技术起源于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以量子计算机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核心。该团队已先后研发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源、中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本源司南、中国首个量子计算云平台等。

启科量子发布国内首台离子阱量子计算工程机

展望未来,启科量子方面表示,量子计算机的工程化之路只是刚刚开始,尽管全球范围业内已具备制备数十至上百物理比特的能力,但对量子计算实用化有决定意义的还是逻辑比特。目前国内外量子计算机的逻辑比特数量仍然在10左右徘徊,需要持续进行技术突破。

刷新记录!国盾量子接入176比特量子计算机

国盾量子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这不仅刷新了我国云平台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记录,也是国际上首个在超导量子路线上具有实现量子优越性潜力、对外开放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将进一步推动量子计算软硬件发展及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