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刷新世界纪录!我国量子研究实现新突破

我国科学家日前成功实现了51个超导量子比特簇态制备和验证,刷新了所有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世界纪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研究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朱晓波、彭承志团队和北京大学袁骁等科研人员合作完成,相关成果7月1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这项工作将量子系统中真纠缠比特数目的纪录由原先的24个大幅刷新至51个,充分展示了超导量子计算体系优异的可扩展性

科学家们为光子量子模拟器开发了有前景的构建模块

近日尼尔斯·玻尔研究所的科学家与明斯特大学和波鸿鲁尔大学合作开发了能够处理量子系统生成的大量信息的新技术。他们成功地将确定性单光子光源与专门创建的集成光子电路连接起来,该光源以极高的速度和速率生成量子比特。这些电路可以有效、快速地处理量子信息,而不会降低易受影响的量子态。

量子计算有望突破6G算力瓶颈

本源量子软件中心总监窦猛汉介绍,在此次最新研究中,针对5G现网中基站大规模天线参数的优化问题,本源量子通过有效建模、算法设计和真机验证,初步证明了量子算法在该类特定问题中的可行性,成为全国首个使用量子计算机真机进行通信网络算法验证的案例,实现了量子计算应用于通信网络的良好开局。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抢占量子产业发展赛道

加快量子计算成果落地,培育壮大自主的量子计算软硬件产业“朋友圈”和生态圈至关重要。中国的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最早是2018年在合肥成立,经过5年多的发展,联盟成员数已经突破80家。